《苦索斋墨韵》后记

张鹤龄 作

汉帛书 一帆风顺

嗜墨如命

我学习书法从幼年开始,至今六十余年,一直以碑帖为师,以笔墨为友,即便在身不由己、极其困难的情况下,依然搦管不辍、嗜墨如命。

汉帛书 怡然自乐

其实,前四十年濡墨玩管只是出于工作需要,实际应用。后二十年,我被空前的群众性书法热潮推向了浪尖,开始从事书法教育。在重新学习、认真备课、授业解惑的过程中,才渐渐的领悟到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,不断加深对书法艺术的内容及其本质的认识,把工用化为艺术,从实用走向欣赏。

“古不乖时、今不同弊”

我对书法艺术的探索和追求,始终遵循着“古不乖时、今不同弊”的原则,不追时髦,不趋时流。多年来形成了一种审美定势,也许是囿于传统的束缚,对某种“任笔为体、聚墨成形”的作品,无法理解、也不会欣赏,所以也不去迎合某种情趣,为挤进什么“师”、“家”之类者流而费尽心机,只是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。

近些年来,许多朋友不断撺掇我说:“你喜好书法六十多年,已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,尤其对汉帛书的研究,业已取得了一定成果,应该出本集子,既能普及帛书艺术,也给爱好者留个纪念。”说有“成果”或为了“普及”,那是恭维过誉之词,若作为一种纪念,倒还可以,因为自己毕竟已近古稀了。于是我便仓促备稿,以待此集问世,借以答谢朋友们的厚爱。

衷心感谢

在备稿付梓期间,得到了许多朋友的鼎力支持,尤其是邢台市中级法院的苏大年同志,具体策划、无私援助,邢台学院党委书记谷志科教授百忙中还我撰写序言,三剑画廊的朋友们、以及市总工会等单位领导,都伸出热情之手,极力促成。在此特向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帮助我的朋友和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!

张鹤龄 2003年12月18日

李淑艳 多子多福图